【清代行政区划】
《德兴县志》(同治版)载,全县设5乡、15里、38都、67图,共320村。
【民国行政区划】
民国初试行民主自治。8年(1919)全县按乡、都设9区,各区设自治分所。
民国18年根据组织法,县以下设区,区下设村、里。23年4月,推行保甲制。25年,全县共编为5区,31联保,142保,1254甲。
民国29年,全县编成5区、21乡(镇),107保,1028甲。
民国31年,全县编为2区、1镇、19乡、110保、1076甲。
民国33年,撤区,各乡、镇直属县。原20乡镇调整为18乡镇,共有108保,853甲。
民国36年,将原18乡镇合并为10乡镇,即银城镇、四维乡、柏新乡、三才乡、安定乡、柏和乡、万港乡、三益乡、三贤乡、少华乡,共辖84保,756甲。
民国37年,仍有10乡镇,共辖84保,甲增加到770个。
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,苏维埃推行区、乡村制。民国19年(1930),德兴县苏维埃政府辖11区和1个特区。民国22年2月,划德兴县苏维埃所辖的六、七、九、十、十一区归化婺德特区管辖。同年11月化婺德中心县苏维埃政府成立,除下辖六、七、九、十、十一区外,还增加开化区和婺源、化玉、洋塘3个特区。
【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】
德兴解放初,县人民政府废除保、甲制度,县以下实行区、乡、村制。全县设4区辖9乡、1镇,89个行政村,444个自然村。
1950年5月,扩大区、乡建制,全县设5区、2街、42乡,88个行政村,446个自然村。
1952年增设区、乡,全县设6区、增设23乡。1953年,全县设6区,1镇,65乡。1955年,全县为6区、1镇,68乡,495个自然村。
1956年撤区并乡,全县设银城、新营、柏垣、潭埠、黄柏、长田、万村、绕二、重溪、张村、界田、花桥、暖水、李宅、昄大、海口、新建、铜埠、占才19个乡、镇。1957年3月,恢复绕二、海口、李宅3区。1958年10月撤销区建制,19个乡镇直隶于县。
1958年冬,人民公社化后,基层政权实行政社合一体制,撤销区、乡、村建制,改设公社、生产大队、生产队的三级建制。全县设银城、新营、柏垣、潭埠、万村、张村、界田、重溪、绕二、福泉山、李宅、昄大、龙头山、红旗、铁罗山、新岗山16个公社,91个生产大队,567个生产队。
1961年8月,增设乌风洞乡,银城镇镇、社分设。12月设福泉山、龙头山区。1962年5月撤销福泉山、龙头山区;银城镇镇、社合并,称银城公社;划新岗山公社占才、丁村、叶村、浅港大队,设占才公社;划铁罗山公社铜埠、祝家、张家畈、泗洲大队设铜埠公社;划福泉山、炉湾、宋家、长田、港西大队设长田公社。
1965年,全县设银城、潭埠、柏垣、新营、黄柏、长田、万村、张村、界田、绕二、重溪、花桥、龙头山、李宅、昄大、新岗山、海口17个公社和乌风洞乡,辖109个生产大队,1300个生产队。
1968年,恢复银城镇,撤销乌风洞乡。全县设1个镇,15个公社,107个生产大队,958个生产队。
1981年6月,为适应德兴铜矿发展需要,经省人民政府批准,划海口公社的铜埠,潭埠公社的祝家、张家畈3个大队,设立泗洲镇。
1983年,全县为2个镇,15个公社,113个生产大队和5个居民委员会,1578个生产队。
1984年5月,改行乡(镇)、村、小组体制。公社改为乡,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,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。到1990年底,全县设2镇、15乡,120个村民委员会,1076个村民小组,辖909个自然村。
1990年12月26日,经国务院批准,撤销德兴县,设立德兴市(县级)。
1991年6月5日,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,撤销香屯、詹村2乡,设立香屯镇、花桥镇。时市辖4镇13乡,另设有银山、福泉山、新岗山3个垦殖场。
1993年3月22日,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,撤销绕二、海口、新营、潭埠桥4乡,设立绕二镇、海口镇、新营镇、潭埠桥镇,时市辖8镇9乡,另设有3个垦殖场和大茅山林场。
2001年9月27日,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,将原来17个乡镇、3个垦殖场和1个林场撤并为7镇8乡。分列如下:
撤销新营镇,成建制划归银城镇管辖;按照“属地管理”的原则,香屯镇所辖吊钟村委会、撤销后的银山垦殖场所属红山农牧场、南墩农场划归银城镇管辖。
撤销潭埠桥镇,成建制划归泗洲镇;银山垦殖场所属潘家林场划归泗洲镇管辖。
撤销新建乡建制,与撤销后的新岗山垦殖场合并组建新岗山镇,镇政府驻新岗山。
撤销后的福泉山垦殖场所属董家坞分场、大华山林场、缫丝厂划归万村乡管辖。
撤销后的大茅山林场所属的红山、茅桥、芭蕉坞分场划归花桥镇管辖。
撤销后的银山垦殖场所属的香屯农场划归香屯镇管辖;撤销后的福泉山垦殖场所属的五·七分场划归黄柏乡管辖;撤销后的新岗山垦殖场所属油料分场划归占才乡管辖。
2000年10月,市改为省辖市(县级),由上饶市代管。年末,市辖银城、泗洲、香屯、花桥、海口、绕二、新岗山7镇,占才、昄大、李宅、龙头山、界田、黄柏、张村、万村8乡,118个村民委员会,7个居民委员会,1318个村民小组,889个自然村。
2003年10月,经省人民政府批准,撤销占才乡,成建制划归新岗山镇管辖;撤销界田乡,成建制划归张村乡管辖,乡政府驻地界田。调整后全市设7镇6乡,90个村委会,15个社区居委会。
2005年1月,成立省级大茅山经济开发区。大茅山集团所属企业和花桥镇管辖范围纳入统一管理。成立大茅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,由德兴市政府授权,行使统一的行政管理职权和经济社会事业管理职能。
2006年1月,经省人民政府批准,撤销银城镇,设立银城街道办事处;撤销香屯镇,成建制划归泗洲镇管辖。
2006年末,全市辖银城街道办事处,泗洲、花桥、海口、绕二、新岗山5镇,昄大、李宅、龙头山、黄柏、张村、万村6乡,另设有德兴大茅山经济开发区。全市有83个村委会,25个居委会,1003个自然村,其中村委会辖852个、居委会辖74个、大茅山集团公司辖95个(含与乡(镇)同辖(驻)19个),村(居)民小组1321个。
2010年9月,经省人民政府批准,同意德兴市银城街道办事处、泗州镇部分行政区划调整,增设新营和香屯街道办事处。市现有乡镇、街道、村(居)情况:银城和新营、香屯三个街道办事处;花桥、泗洲、绕二、海口、新岗山镇五个镇;黄柏、张村、万村、李宅、皈大、龙头山乡六个乡镇,共十四个。现有村委会82个,41个居民委员会。
第四节市区
市治银城,地处市境西北部,银山西南麓,洎水中游。北纬28°57′,东经117°34′。全境东至虎头岭,南至凤凰岭,西至外环路,北至银山矿采场。1991年,市区面积3.7平方公里;2006年,市区面积扩大至10平方公里。市区距省会南昌262公里,距上饶市府驻地信州区118公里,距浙江省开化127公里;与边界周边县(市)政府驻地距离是:弋阳87公里,横峰93公里,上饶110公里,玉山106公里,乐平55公里,婺源76公里。
市区处低山丘陵区,四周环山,呈狭长条地形。地势东南稍高于西北,洎水河自东南穿市区北至天门山麓与桐水会合折转西流。
明初,县依山为城,傍水为池。嘉靖四十一年(1562),知县何廷柏始建城墙,周长112丈。旧县城自古一条街,街以“巡更铺”序列划7段,俗称七铺。1958年拓建银城大街(时称跃进路),后陆续建银山路、朝阳路、德娱路等主干道。70年代末拓建河西片区,先后建成银山西路、岁寒山路、迎狮路等街道。80年代末,县城分老城、河西、天门、女儿田4片,建有银城南、北大街和朝阳、银山西路、银山、德娱、武安、康复、银阳、洎水、岁寒山、迎狮等10条街路和39条弄(巷)。21世纪初始,市区建设加快。市区范围新增南门片。主要街路保留了银城中、北路,朝阳东、朝阳西路,银山、武安、康复、银阳、洎水、岁寒山、迎狮路等。扩建银城南路至银山大桥,全长2730米,宽40米;德娱路改建为上海路,全长482米(原200米),宽40米(原18米)。新增静水、凤仪、外环、滨河、金山、张潜、聚远、铜都、桐水西、银电一、银电二、白米洲、天门、白鹿、女儿15条街路,有弄(巷)51条。
市人民政府驻银城。市区驻有市党、政、军机关和市直、驻市单位114个;个体、股份制企业、有限责任公司11家;个体商业网点千余家;公办完中3所、公办完小3所、私立中学1所、民办公助职业高中1所,公办幼儿园1所,注册民办托儿所10余所;有文化、广播、电视、卫生、体育设施近30处。